转自:白狐财经
作者 | 江源
最近,很多网友因为一件事很糟心。
花了不少钱,本来想高高兴兴看场演出,没想到却生了一肚子气。
12月22日,河北石家庄大剧院,“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在此上演新年音乐会。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高喊“退票”。
无独有偶,另一场汇聚各种大师的“维也纳皇家音乐会”演出,没想到中间居然出现了不少失误,甚至还用上了架子鼓,连开闪光灯、盗摄的,都没人管。
还有的音乐会,明明说好的节目数量,结果只演奏了其中几首,表现远低于预期,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很多网友都感叹,“本来想在朋友圈优雅一下,没想到却这么水。”
连官方都下场痛批,“注水洋乐团,来华捞金何时休?”
被观众集体吐槽后,有大剧院以演员“身体抱恙”为由全额退款,但依然平息不了观众的怒气。
好好的外国乐团,为何在一夜之间惹怒了中国人?
靠“大师装X”,拿捏中国中产
十几年前,洋乐团刚来中国的时候,还格外受追捧。
毕竟,它太懂人性了。
年轻人抱着“装X”的心态,即使听不懂,拍个九宫格往朋友圈一晒,妥妥的逼格就拉满了。
中产父母,也把望子成龙的希望寄托在洋乐团,想给孩子长长音乐细菌,拖家带口也要去看。
更不用说,它还有一个令人很难拒绝的诱惑:
号称来自国外皇家的御用乐团,个个都是大师级别,普通人都很难接触,然而只要几百块,就能让你享受到国外贵族的视听觉体验,总之去到就是赚到。
所以,一般的演出,都会美其名曰:
皇家的至尊级体验。
既能装X,又能满足猎奇心,洋乐团很快成了很多人的心头好。
再加上中产越来越多,不是国外去不起,是音乐会更有性价比。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至2019年,我国音乐类演出票房收入从43亿增长到了73亿。
不难想象,在强大的市场热情面前,洋乐团的发展也是相当狂飙。
巅峰时期,一个剧院的演出表里,几乎排满了洋乐团,在新年以及各种节假日,更是恨不得取消其他演出给它让位。
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都有洋乐团的身影,很快席卷全国,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被音乐熏陶”。
与洋乐团规模一起变大的,还有架子。
这些年价格水涨船高,只要是洋乐团,价格就总要比正常的乐团高,甚至翻上一倍。普通票几百块,前排VIP高达几千块,比明星的演唱会还贵。
甚至都是同一个乐团,同一个演出内容,在国内的票价,就是比在国外更贵。
要知道,全国十大知名乐团之一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票价最高也就1000出头,很多在国内的洋乐团,却能卖到3000元的高价。
别问,问就是,大师们跨洋过海不容易。
为了这股风更盛,各种广告也是遍地开花。
卖家在演出时的名称可以往天花板吹,各种“维也纳”“柏林”“皇家”“爱乐”等。
主打一个外国国家名字,再加一个城市名字的组合。奥地利、比利时,或者国家名字后面加个著名音乐家名字,柴可夫斯基、莫扎特还有施特劳斯等。
因为只要有这些人的名字,就是流量担当,尤其是节假日,一放票就秒空。
有的观众,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 ,只要演出前缀写着“外国、皇家”等字样,就闭眼入。
这几乎是个躺赢的生意,当时的洋乐团,就是很多剧院的吸金招牌。
从排队抢票,到集体打假
然而让很多人傻眼的是,从排队抢票,到集体退票,洋乐团的金字招牌跌落得这么快。
如今的洋乐团,在大众口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
打假。
去年年底,有人在网上吐槽洋乐团,没想到得到了不少共鸣,原来很多人都苦“水”乐团已久。
还有的人发出“如何鉴别水团”的攻略帖,很快得到不少收藏点赞。
这不是第一次被吐槽,早在2018年,央视就曾发文有力痛批洋乐团,甚至称其为“水团”。
曾经是中产“白月光”的洋乐团,为何如今混成了牛夫人?
首先,是各种“注水”的招数,令人眼花缭乱。
曾经为了吸引用户,在名字上就往噱头上吹。因为语言不同,偷换概念更是常见。
在本国用注册名,一到中国就被翻译为高档名,如用“国家”代替“国立”。
这个做法相当鸡贼,因为就算有人质疑,他们被追责时,还可以把锅甩给“翻译问题”。
我说的意思含糊,至于怎么理解就是你们的事了。
介绍乐团时,与音乐大家、音乐圣地挂钩;介绍团队,就是“著名”“一流”等模糊性词语,“大师”遍地。
“交响维也纳管弦乐团”、“莱比锡室内乐团”,来到中国摇身一变,成了“维也纳交响乐团”、“德国莱比锡国家爱乐乐团”。
比如在中国号称“400多年皇家宫廷表演历史”的比利时皇家爱乐乐团,据说还要给欧盟峰会表演,听起来相当高大上。
结果最后被人扒出,只是比利时当地成立不久的一个非营利性小乐团,所谓的欧盟演出也是无稽之谈。
其次,除了各种名称注水,演出内容也是浑水摸鱼。
因为交响乐曲目并没有版权之分,没有规定说贝多芬的曲子就不能给某个乐团演奏。所以,这些国外乐团利用这一点,放开了玩。
比如利用名曲作为噱头,演出公然走调,同样的曲目直接来两次,“感觉排练两次就上来了”。
还有的东拼西凑,即便确有名家列席,但乐团成员却是临时拼凑。
更有媒体曝出一个令人背后一凉的内幕:
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演出商在做‘水团’的生意。
当时的人,利用中国观众对外国乐团的向往,就这样,一大堆冒名顶替,乱改名字和简历的国外乐团就跑到中国圈钱。
但当时社交媒体还没这么发达,有人听完觉得很失望,却没地方吐槽,其他观众也不知道,只能任其继续捞金。
更奇葩的是,有的连装都懒得装了,被人吐槽宣传海报上,连乐手的脸都看不清。
情怀生意,也要货真价实!
情怀生意,永远是最能吸金的生意。
就像被封神的《繁花》,一己之力带火了不少上海的老生意。
和平饭店的房间一晚1.6万,一房难求,排骨年糕的店家,订单翻了6倍。
有人为了买到心爱的爱马仕包,哪怕花140万配货也心甘情愿。
很多外国“水”乐团能够大行其道,其实也情有可原。
利用部分观众“外国月亮就是圆”、“低成本装X”的心态,很多人冲着音乐、大师等情怀,也会照单全收。
更重要的是,还能大幅拉动某些剧院的客流量。
有业内人士曾指出,对于剧院来说,出于生存需要,全年得要完成一定场次的演出任务。
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知名乐团、歌舞剧团的合作费用很高,于是水团就成为了不少剧场提升业绩的首选。
甚至各大票务平台也在默默助推。某票务平台的工作人员透露,“临近年底,尤其是冲KPI的时候,‘水团’就可能被用作冲业绩”。
在利润的刺激下,再加上国内历经了几年演出低谷,今年,国际“水团”尤其放肆。
就拿2024年元旦假期来说,北京市共有153个剧场举办营业性演出共计268台807场,吸引观众逾21.6万人次,票房收入约5353.8万元。同比2023年分别增长166.3%、263.7%、442.8%。
乐团想赚快钱,剧院、平台想着冲刺KPI,最后只有用户感觉“当了大冤种”:
掏着几百几千的价格,看的却是价值极不对等的演出。
其实,想要借助情怀做产品赚钱没有错,但粗放的运营细节和不真诚的捞钱姿态,尤其放在内容行业,早晚会有被识破的一天。
水乐团真就能一直肆无忌惮捞钱吗?当然不会。
事实上,负面口碑发酵与各种“水团”避坑教学越多,“水团”的生存空间已经大幅被压缩。
有的水团卖不出去,只好上网发起团购甩卖。
某圣诞节音乐会团购,1200元的票只需60元,400元的票甩卖价低至20元。
还有更多人有了避雷意识,在小红书上,在买票前不少人都会主动询问,“xxx是水团吗?”
官方也不会坐视不管,带头怒斥这种现象,在舆论压力下,有些剧院也迅速主动退票道歉。
但归根到底,水团能不能活下去,决定权终究在用户手上。只有多一分理智、少一分盲目跟风,才能有力逼退浑水摸鱼的玩家。
正如人民日报所言:
“一味附庸风雅,只要听就错不了,才是给草台班子以可乘之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