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门户
NEWS CENTRE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云顶论坛第48期暨“数字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综述
云顶论坛第48期暨“数字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综述
2024-09-02 阅读:712


把握数字时代新趋势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云顶论坛第48期暨“数字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综述


2024年7月27日,云顶论坛第48期暨“数字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行,论坛由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和厦门国际银行联合主办、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协办。来自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分析数字金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分享产业数字金融发展动向与商业银行数字金融实践,深入探讨大模型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场景化应用与数字金融的价值。

数字金融发展新趋势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丁友刚表示,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是融合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的重要引擎,是做好“五篇大文章”的主线,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底座。借助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数字金融可以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通过广泛应用前沿数字技术,数字金融可以有效突破传统金融产品的空间界限和数量约束,创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流程和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范围。二是增进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数字金融致力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的可达性,使金融服务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群体,特别是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触及的地区和小微企业,从而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三是促进产业生态重塑。数字金融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增强金融产业生态的实效,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然而,数字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更好地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如何提高数字金融的行业渗透率以进一步赋能产业发展;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技术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成为重要挑战。这些问题需要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和解决。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从产业数字金融的视角来领会五篇大文章,认为数字金融对前四篇大文章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前四篇大文章重点是产业数字化,而数字金融重点基于数字产业化,这两者是相互融合的。产业数字金融在微观上已经成为传统公司金融业务的转型最佳途径之一。相较于传统公司金融、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金融去抵押、去担保,其发展的根本逻辑主要包括三要素:将数据要素变为可信的数字资产;通过数字技术,保证数据的收集、传输、加密还有评价;找到应用场景,没有场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中,将数据要素变成可信资产是产业数字金融的核心灵魂。在推进产业数字金融过程中,要促进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线上化、数字化,保障抓取数据的合法性;银行的信息评估要数字化,智能审单要模型化,动态监控要智能化,从而使数据资产变得可信,并根据产业形成的可信资产创新授信方式。高峰还提出,在AI大模型新时代下,大模型和产业数字金融的结合需要实现数据标准化;实现模型适配;选择相适应的产业。产业数字金融需要政府、科技部门、实体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构建良好的产业数字金融生态,才能更好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义中解析了数字金融、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金融科技主要指数字技术,如互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类似于方法工具;数字金融是把技术用到金融业,互联网金融、智能金融、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实际上都是数字技术用到金融行业后产生的新的产品和服务;而数字化转型是一种结果,例如银行投入金融科技或者数字技术实现业务管理交易的数字化。数字金融使得很多机构信息获取的维度增加,真实性增加,金融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得到缓解,客户的风险画像和管控更加精准有效,提供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便利性大大提高,同时交易速度提高,运营效率提高,监管效率也提高。数字金融还能够提高流动性获得的可能性和规模,提升贷款速度,缓解流动约束,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效率和社会福利。但是,数字金融不能独立承担银行风险管理职能,因为数字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微观层面的客户风险,中观层面的行业变迁风险与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和政策等风险目前无法通过技术完全解决。同时,AI大模型应用于金融业或将带来监管滞后风险,对行业或公司的信息了解越多,其信息不对称越低,可能会导致信贷过于集中,无法预测“黑天鹅事件”、意外事件以及宏观和中观的准确信息。大语言模型还可能会导致“策略趋同”,从而易出现“羊群效应”或“踩踏事件”。未来信息太对称或将成为金融业或金融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经济管理与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小三表示,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智能经济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数字金融作为其他四篇大文章底层的科技基座,推动了其他四篇大文章的应用。如今数字金融的发展更多是要推动产业和金融融合,实现物理空间中产业数据向金融数据、金融资产的转化,推动实现产融融合生态化、标准化以及数据可信化。张小三通过多个案例展示数字金融在动产融资、普惠金融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他预测数字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两翼,银行业需要加快形成开放银行和垂直行业的生态场景新模式;在数字中国的建设背景下,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等不同层级、系统、单位的数据逐步开放共享,深入推动数据要素流动起来,带来真正的价值;数字普惠金融和产融结合生态圈不断扩大,绿色金融基于金融科技运用效率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大模型将成为数字金融主要创新方式,区块链及衍生的可信技术成为数字金融、数字资产交易的关键支撑技术,这意味着在政策层面要统筹金融创新、科技监管、金融科技安全之间的关系,加强全方位审慎监管。


数字金融赋能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

厦门国际银行总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曹云川表示,数字金融作为连接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桥梁,肩负着促进改革、深化服务、支持融合发展的使命与任务。厦门国际银行近年来紧密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新一轮的金融革命、产业革命变革所带来的机遇,持续探索智慧革新、数字引领的数字金融全新转型发展之路,全方位进行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智慧经营的效能,积极发展数字金融,锤炼数字化竞争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未来厦门国际银行将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统筹安全与发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

厦门国际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志明进一步介绍了厦门国际银行数字金融的具体实践。长期以来厦门国际银行注重打造科技领先的优势,始终坚守数字引领的战略,长期保持高水平的科技投入,并注重科技人员派驻,推动形成数字生产力。建立敏捷开放的组织架构体系,形成开放联合合作的生态,成立北辰山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联盟,加强银校协作、银政合作、银企联合、银银合作。夯实数字技术能力支撑,在建立高效的业务支撑平台的基础上,深化智能技术应用,自主构建ChatSIB,并强化流程机器人的运用;培育科技核心竞争力,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形成完善的数据治理工作流程,搭建数据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基础数据的标准;强化数据应用,接入20多个元数据,满足各业务条线灵活查询业务数据的需求;强化智慧运营和安全保障,建设智能化的数据运维分析系统,构建“一个中心,三道防线”的网络安全纵深防御体系。通过智慧融合赋能提质增效,以客户旅程重塑为主要抓手,打破数据墙、系统墙、部门墙,加快构建智慧风控、智慧营销、智慧运营、智慧决策相互融合的四大智慧体系,不断提升行内外两客(对外的客户、对内的客户经理)的体验,提升对内经营管理水平与对客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陈铁钢表示,数字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路径,是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重要驱动,是金融机构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商业银行应培育壮大数字化动能发展数字金融的思维方法。一是强化战略思维,做好顶层规划。例如,2021年工商银行在集团战略规划中明确了数字银行建设的有关要求,率先提出数字工行DICBC的战略。2024年年初对数字金融统筹的协调机构进行了优化。二是强化创新思维,做到守正创新。工商银行在业务模式创新方面建设完善了企业级的数字化运营平台,以及个人对公的数字化企业级运营管理平台,推动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的配套变革,形成客户洞察、策略制定、活动决策、成效反馈数字化运营全闭环的管理流程。三是强化开放思维,做到开放融合。工商银行打造开放银行金融服务的新门户,发布了数字金融伙伴的行动,聚焦以数助农、以数惠民、以数兴企、以数优政四大重点领域,不断推动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生态链的深度融合,全新推出手机银行9.0,构建工银e生活6.0服务生态平台,形成“金融+非金融”的良好体验,全面构建企业的司库、财资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财资管理的一站式、综合化、数字化的服务能力。四是强化系统思维,做到统筹推进。工商银行始终坚持全行一盘棋,强化资源整合,一体推进全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健全完善数字转型的总分协同机制。五是强化底线思维,做到安全稳健。工商银行积极构建了完善覆盖境内境外、表内表外、商行投行、线上线下、总行和下属机构的五个一本账的全面风险管理视图,将数字化转型的风险纳入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未来,工商银行将全面深化数字工行建设,构建开放共赢的金融生态,不断增强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数字化动能。


以技术革新促进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加速迭代,不断赋能金融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科大讯飞副总裁沈海波指出,人工智能是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人工程序或系统。他通过介绍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表示人工智能是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推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驱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沈海波还从技术侧对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化应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针对企业的刚需场景,联合推进感知大模型和认知大模型建设;二是基于领先的自主可控的通用基础设施,构建和打造专属大模型,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数字劳动力;三是大模型是新兴技术且在不断发展中,建议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要和AI企业以及高校长期紧密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新金融行业线总经理张翅表示,低利率环境或将持续较长时间,银行业发展在盈利增长、结构优化、资本补充及风险管理等方面面临挑战。他提出六大战略原则,助力商业银行致胜低息差时代:一是明确基准,科学规划未来的资产负债结构,构建业务性转型战略的底线。二是聚焦客户,定制聚焦的、长期的核心客户发展战略。三是冲出红海,打造专业化、精细化和体系化的业务风格和风险经营能力。四是降本增效,围绕价值创造进行战略性成本优化。五是以人为本,打造学习型、专业化的高效能团队。六是拥抱创新,积极布局数字化和AI等新技术领域。同时,提出数字金融的三大数字创新能力(全场景、精准指导、敏捷可靠)以及六方面数字技术(数字连接技术、开放生态体系、数据生产要素、AI智能、云原生敏捷技术、高可靠基础设施),强调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银行竞争力。


▷作者:本刊记者

▷值班编辑:刘莹 刘田 曹媛媛

▷排版制作:刘田


13560189272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201号金泽大厦808室
COPYRIFHT © 2010-2020 广州市名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03057号
  • 这里是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