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门户
NEWS CENTRE
首页
>
新闻中心
>
李东民、张旭: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探析
李东民、张旭: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探析
2024-07-08 阅读:266



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探析


作者:李东民(北京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征信》2024年第6期

摘要:数字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论逻辑上,数字金融使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提升,劳动资料进一步优化配置,劳动对象更精准和个性化。实践逻辑上,数字金融通过提高金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更好地发挥数字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关键词:数字金融;新质生产力;制度优势;科技创新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在中国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规划,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持。近年来,随着数字金融的迅猛发展,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数字金融不仅仅是传统金融的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深刻改变传统金融的业态和运作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数字金融逐渐成为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引擎之一。2023年10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因此,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推动作用,分析其在促进创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贡献,为理解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与数字金融的科学内涵

(一)新质生产力的当代意蕴

1.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对传统生产要素的升级和拓展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传统生产力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要素。新质生产力的“新”是指实现关键性技术突破产生的生产力,并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纳入生产要素。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生产力“质”的飞跃。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强调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创新和附加值的提升,扩大消费产品的范围。同时,“质”的飞跃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上,还包括生产过程的优化、资源利用的高效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其次,新质生产力包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生产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生产手段,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方式的创新。同时,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往往依托于创新技术和高质量生产,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这些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不仅带动了经济增长,还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2.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

高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不仅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催生出更多创新型科技产品,使产品包含更多科技元素。例如在智能机器人、VR、裸眼3D、宇宙探测等高科技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加强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探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同时,新质生产力注重高效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劳动生产率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转。高效性不仅体现节约时间成本,更在资源有效利用上取得显著的成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之一。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严格质量控制体系和全面升级产品设计理念,新质生产力能够满足市场对产品高标准的需求,更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高质量的产品不仅能够立足于当前,还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新质生产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引领产业升级和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指南。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新质生产力在多个方面表现出独有的特色。首先,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灵魂,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其次,协调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新质生产力注重各生产要素的协同合作和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协调发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社会各方面均衡发展,构建更为健康的可持续经济体系。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又一亮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积极响应环保理念,注重降低环境影响,提倡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通过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等举措,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开放与共享的理念也深刻影响着新质生产力。通过开放合作,新质生产力借助全球创新资源,促进技术、经验的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二)数字金融的科学内涵

1.数字技术是数字金融的基石

数字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信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处理、传输、存储、分析和应用的一类技术。数字金融是基于新一代数字技术进行融资、支付、投资等新型金融模式,具有较强的普惠性、智能化、低成本性。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金融行业的面貌。通过数字技术,金融机构能够更高效地处理交易、管理风险,并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在数字金融中,各种数字技术应用广泛,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为金融机构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制定投资策略。区块链技术则提供去中心化、安全性高的交易方式,改变传统的金融结算模式。大数据分析在数字金融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金融机构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客户需求、更准确地预测市场走势、更精准地制定业务策略。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使得金融行业更加灵活、更易于创新,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更便利、更安全的金融服务。数字技术与金融不断融合及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数字金融发展的推动力,推动金融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2.数实结合是数字金融的模式

数字金融的模式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为基础。当今经济环境中,数字金融不再是与实体经济割裂的独立存在,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数字金融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数字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资金流动更加便捷,融资渠道更为多样化,企业能够更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在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上提质增效。例如,数字化的支付系统和智能合约促使交易更加迅速、透明,提高经济交易效率。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的需求也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金融科技在满足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的同时,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促进金融业务和服务的拓展。数字金融在改进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服务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持续推动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

3.高质量发展是数字金融的目的

高质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金融领域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数字金融发展的目的。数字金融以数字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为基础,借助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拓展金融业务,提高金融效益;提供技术创新和战略转型,推动金融业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数字支付领域,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安全、便捷、快速的电子支付体验。数字金融旨在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推进金融行业数字化,建设安全稳定的支付系统、推动移动支付和虚拟货币的普及,提高支付体验,降低支付成本,促进经济交易的高效进行。在电子银行服务方面,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推动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数字渠道,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金融操作。通过数字化服务,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协同和共享。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优化金融产品设计,促进金融机构间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数字金融致力于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求,促进金融行业朝着更为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前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社会带来更便利的金融体验,推动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一)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

1.数字金融能够使劳动者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首先,数字金融为劳动者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和理财工具。通过移动支付、互联网银行等数字金融服务,劳动者可以更灵活地管理个人资金,进行投资和理财,提高财务素养和金融管理能力。其次,数字金融平台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广泛的金融教育资源。劳动者可以通过各种数字金融平台轻松获取金融知识,了解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原理和技巧,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的金融知识素养和财务规划能力。再次,在数字金融领域工作的人员需要不断跟进技术更新,以更好地服务客户。数字金融的创新环境鼓励劳动者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挑战,需要从业者在数字金融的浪潮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最后,数字金融在拓展就业机会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金融科技的兴起催生众多新的职业岗位,涌现出数据分析师、区块链工程师等新兴职业。劳动者在追求职业发展时,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应数字技术的运用,提高自身在新兴产业中的竞争力。可以说数字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劳动者在财务管理、技能培训、工作方式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效率。效率提升有助于个体劳动者在职场中更好地适应变化,也为整个劳动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了提供有力支持。

2.数字金融能够使劳动资料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数字金融的发展为劳动资料的优化配置提供新的途径和机会。数字金融发展以金融可得性及金融可得性效率提高为媒介,促进单个企业和整个社会劳动资料优化使用。首先,优化企业财务结构。通过数字金融平台,企业精准获取和管理资金,更灵活、合理配置资金,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使用,提高运营效率。其次,数字金融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融资手段。通过数字化的信贷、众筹等融资渠道,企业可以更便利地获取资金支持。不仅创新型企业更容易获得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的优化和升级转型也能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企业以低融资成本优势,更易于完成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生产模式上的升级转型和优化配置生产资料。再次,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供应链、库存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和优化,实行智能化管理。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劳动资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更为精准的生产要素配置。最后,数字金融还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通过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和金融服务,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紧密合作,优化整个产业链上的劳动资料流动,提高供应链的效益,促进生产要素的协同配置。总之数字金融在提供融资渠道、智能化管理和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创新,优化、合理配置劳动资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灵活性,也为整个经济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支持。

3.数字金融促进对劳动对象的使用更加精准和高效

数字金融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对劳动对象——金融交易中的资金、资产和资源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金融机构可以深入洞察市场动态,识别出最具增值潜力的投资机会,从而精准地选择劳动对象。例如,通过算法模型对大量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哪些金融产品或投资项目可能会带来较高的回报,同时评估相关的风险水平。此外,数字金融还能够实现劳动对象的个性化配置和动态优化。基于客户的具体需求和市场变化,智能系统可以自动调整资产配置策略,确保资金被投入到效率最高的领域。这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资产管理方式,不仅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人为操作错误和时间延误。同时,数字金融还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如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进一步增强劳动对象的利用效率。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合同条款,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资金流转速度,确保金融资产和资源得到快速而有效的利用。综上所述,数字金融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对劳动对象的精准选择和高效利用,推动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了金融服务,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二)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逻辑

1.数字金融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作为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正推动着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依托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数字金融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金融服务,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提升了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而且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普及和便捷。数字金融的发展还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创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同时,数字金融通过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此外,数字金融连接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实体产业,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合作网络。这种跨界合作促使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资源相互交流,加速科技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速度。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仅是金融服务的提升,更促成技术、资本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全新的生产力格局。数字金融作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剂,不仅在金融领域推动变革,同时也为整个经济体系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进程。这种融合发展的模式将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数字金融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传统的经济体系中,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而数字金融的兴起为这些要素的配置提供全新的机遇和方式。数字金融作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促进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通过数字化手段,金融资源得以高效配置,为创新驱动的产业提供了资金血液和风险管理工具。数字金融利用其技术优势,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创新项目的风险与收益,从而更有效地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数字金融还通过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不同企业和个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数字金融通过降低门槛、简化流程,促进了它们的快速成长。此外,数字金融通过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增强了对市场动态的敏感度和响应速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为精准的金融服务。

再次,在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过程中,数字金融还推动了金融与科技、金融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通过数字金融的赋能,生产要素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流动和重组,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涌现,加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数字金融助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强完善新质生产力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数字金融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通过数字前沿技术的应用,数字金融能够精准识别和评估企业信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加强和完善新质生产力方面,数字金融通过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产业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对于创新型企业,数字金融可以通过风险投资、股权融资等方式,支持其研发和市场拓展。对于传统产业,数字金融则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模式,促进其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此外,数字金融还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金融生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数字金融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包括支付结算、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帮助企业优化运营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总之,数字金融正以其创新性和包容性,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金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金融模式的持续创新,数字金融必将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当代价值及时代堵点


(一)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当代价值


1.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数字金融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金融不仅仅是金融行业的升级,也起到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引领作用。通过数字金融工具的广泛运用,我们能够实现金融服务的普惠化、高效化和便捷化,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数字金融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资金流动更加便捷,企业和个人能够更灵活地进行融资、投资和消费。不仅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数字金融的发展还推动创新型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数字金融的支持下,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转型和升级。数字化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数字金融的推动不仅加速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帮助我国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2.数字金融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发展普惠金融

数字金融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提供有力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数字金融已经深度融入各个领域,为金融服务的普及和提升带来巨大的机遇。首先,数字金融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数字化技术,金融服务可以更快速、更便捷地触达广大群众,尤其是那些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地区和群体。无论是通过手机银行、互联网支付还是区块链技术,数字金融让金融服务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有效地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其次,数字金融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数字金融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提高金融服务的满意度,也降低金融运营成本,使得金融资源得到更有效地配置。再次,数字金融拓展了普惠金融的边界。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数字金融不仅能够提供传统金融产品,还能够开发出更多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金融工具,如小额贷款、微型保险等,从而为更多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助力他们融入经济发展的大潮。

3.数字金融为我国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新的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和数字化趋势的加速,数字金融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数字金融提升了国际支付和结算的效率。通过区块链技术和电子支付系统,跨境交易的速度得到提升,降低了汇款和结算的时间与成本。这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贸易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其次数字金融为跨境融资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企业可以通过数字金融平台融资、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吸引国际投资者,拓宽资金来源。这种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还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保障。再次数字金融强化了国际贸易的信用体系。通过数字化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工具,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国际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降低交易风险,增加国际贸易的信任度,促进贸易的顺畅进行。同时数字金融可以助力普惠金融的国际化。通过数字化支付、在线银行等工具,我国的中小微企业更容易参与全球贸易,实现全球供应链的连接。这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广泛的商机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

总之数字金融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促进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升级,还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助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因此,加强数字金融建设,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已成为推动我国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任务。

(二)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难点堵点

数字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虽然带来巨大的机遇,但需要在信息安全、普及程度、技术创新与法规制度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1.数字金融的普及和应用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数字金融系统需要高效、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以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金融交易和服务的使用。快速而可靠的数据传输是数字金融体系的基石,对于实现实时交易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是数字金融的核心需求之一。金融机构需要处理庞大的用户数据、交易记录和风险管理信息,这就要求先进的数据库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数字金融还需要先进的安全技术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和风险。加密技术、身份验证系统和安全审计等措施是确保数字金融交易安全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数字金融的发展也需要与其他领域的信息技术融合,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数字金融的效率,创造更多创新性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总之,数字金融的普及和应用离不开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只有建立起稳固、高效、安全的技术支持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金融需求,推动数字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数字金融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数字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首先,随着金融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大量敏感用户信息被收集和存储,这使得数字金融成为潜在的目标,面临着来自黑客、网络攻击等多方面的威胁。数据泄露和身份盗窃是数字金融领域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一旦用户的个人信息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可能导致财务损失、信誉受损等严重后果。因此,数字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对用户数据的加密存储、传输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手段,以有效预防和阻止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其次,隐私保护方面也是数字金融面临的挑战之一。在金融业务中,用户的交易记录、消费习惯等个人隐私信息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和保护。数字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隐私政策和合规机制,确保在数据使用过程中遵循法律法规,明确告知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利用目的,并提供用户可控制的隐私选项。再次,国际数据流动的问题也增加了数字金融的复杂性,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管理法规不一致性,需要数字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遵循相关法规,保障用户数据的合法、安全传输和存储。

3.数字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

随着数字金融技术的快速演进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其对于具有深厚技术和金融背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首先,数字金融涉及复杂的金融工程、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交叉应用,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跨领域的综合能力。当前市场上对于这方面综合素质的人才供应相对不足,成为数字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其次,数字金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高,需要专业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人才来保障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由于网络威胁日益严重,数字金融机构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团队来不断升级和维护防御系统。另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数字金融行业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因此急需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以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数字金融服务的普及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普通人和中小企业的需求,包括数字金融工具的易用性、可访问性和适应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技术、法律、监管和社会各个层面进行协同努力,以确保数字金融能够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引擎。

4.数字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跨地区和国家的合作与信息共享问题

首先,涉及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差异是一个挑战。不同国家对于数据保护、隐私保护、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导致跨境数据流动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各方的立法和监管政策,以促进数字金融的跨境合作成为一个难点。其次,跨地区和国家的合作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但由于存在竞争和信任等因素,各方对于信息共享存在着疑虑和顾虑。再次,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是数字金融跨地区合作和信息共享的难点之一。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存在着文化、语言和习惯上的差异,这给合作交流带来了沟通障碍和理解难题。因此,如何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各方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点。

四、数字金融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营造安全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

政府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发展中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环境,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吸引投资、保障金融安全,同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首先,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数字金融发展的方向和规范,提供明确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管框架,以确保数字金融在合法合规的环境下运营。这有助于消除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信心。其次,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数字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强化监管机构的职能,监测和评估市场风险,提前发现并防范潜在风险,保障数字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再次,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激发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数字金融在关键领域的创新和应用,鼓励金融机构与实体产业深度合作。

(二)更加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个人和企业的大量数据被收集、存储和利用,带来数据泄露和滥用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技术和法律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具体包括采用先进加密技术、建立严格数据访问控制机制,以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使用和共享的规范,严惩数据泄露和滥用行为。此外,要加强用户的数据保护意识。用户应该了解自己的数据将如何被使用,有权控制自己的数据,并且知晓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金融机构应该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认识,同时提供透明、可信赖的服务,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最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合力,共同建设数字金融生态环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健的支撑。

(三)加大对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为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亟需加大对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数字金融作为推动经济创新的引擎,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需求巨大。首先,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设立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提供系统、全面的数字金融知识培训。同时,发展短期培训课程和在线学习平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者,以促使更多人积累数字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其次,加强与行业合作的机制。建立数字金融实践基地,与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供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机会。这样的合作机制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字金融的实际应用,也为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契合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鼓励创新性研究和实践。通过设立数字金融领域的奖学金、科研基金,激励教职人员和学生参与数字金融的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推动数字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最后,建立行业认证制度。制定并推广数字金融相关的行业认证标准,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相关资格认证,提升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认证制度有助于确保数字金融人才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四)加强数字金融国际开放合作

加大数字金融国际开放合作,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积极融入全球数字经济体系的战略举措。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共享技术、经验和市场机遇,中国有望推动数字金融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国际开放合作能够为中国数字金融注入更为丰富的创新资源。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中国有机会获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从而推动本国数字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升级。国际化合作有助于加速新技术、新模式的引入和应用,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数字金融的国际开放合作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全球融通。通过建立跨境支付体系、合作开发金融科技平台,不仅有助于降低跨境交易成本,也为全球资金流动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这将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赢。国际合作还有助于制定和推动全球性的数字金融标准和规范。通过与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共同制定相关规则,可以促进数字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提高全球数字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为新质生产力的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

李东民,北京银行博士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数字金融与宏观经济;

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官网




13560189272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201号金泽大厦808室
COPYRIFHT © 2010-2020 广州市名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03057号
  • 这里是二维码